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忍痛爬下飞机,我做到了开头却没料到结局…
Monday, November 30, 2015 20: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从开始的“被空乘和急救人员推诿”,患者半蹲半爬下旋梯,爬到了救护车的担架上。这仅仅是故事的上半部。故事的下半部是,急病患者在机场医院做了检查后,再次被舍近求远地送往远在清河的急救中心,却依然不能确诊,直到病人昏迷前通过向自己熟识的医生求救,才转院做了手术,九死一生,期间花了8个小时。这样的一个急救体系,难道不存在严重的问题吗。上周的“午观察”,评论员陈冰先生把飞机不开舱门说成寒心,把抬不抬病人的争执说成伤心,而把花了8小时时间才给患者做手术叫做“恶心”,现在随着时间的细节越来越多地暴露,怎么解读这故事的下半部?





北京红十字会的急救“999” 差点要了当事人的命 急病患者张先生爬上担架后,花了整整8小时才做手术,按常识来说是不符合急救情况的,所以我上周节目中说是“恶心”,我还以为是北京拥堵,没人给救护车让道等原因耽搁的。现在真相出来了,其恶劣程度超过我的想象,我想,也超出了很多人的底线,用“太超过”来形容并不为过。你看,救护车把张先生送往机场医院急诊室后,拿了几百元费用后立马走人,期间就是不往市区医院送。到机场医院做检查,肯定少不了收费,收费后又说处理不了,建议去更大医院。这时候999急救车加入,似乎是为了收取更多运送费用,一定要拉到距离更远的清河999急救中心,中途路过几家可以手术的三甲医院也不停,这为999急救中心赚下一笔钱做好铺垫。果然,999急救中心重复做一次检查,机场医院的检查结果作废了。
这也便罢,快救人啊,可999急救中心的主任说病人是吸毒者。病人的同事担保后还是不让转院,当病人奄奄一息就要昏迷时,给自己认识的医生打救命电话,999才放行。这时候的999,你觉得就像绑架者,有一副不满足要求就要撕票的黑老大架势。所以张先生怀疑其中有利益输送,我不觉得奇怪。张先生所描述的实情实景,我们并不陌生。他说“闭着眼睛让人从自己钱包里随便掏钱,连核实的力气也没有,只剩求命一念。”我仿佛看到,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把急病患者的痛苦当做赚钱筹码,要从你身上榨取最后一分钱。

 



当事人用生命体验 测出北京急救体系的“漏洞”

一场雨,可以检测出一座城市的良心——地下管道是否通畅。一次急救,也可检测出一座城市的生命意识——看生命通道是否通畅。张先生以记者的责任感和敏感度,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检测北京的急救体系,我真是很佩服。如果没有他勇敢站出来讲述这一切,不知有多少恶行会被淹没,不知会有多少人交了钱还救不了命。


是的,真正该急救的是制度缺失,是急救体系的漏洞百出,是急救各环节之间的链条断裂。机舱不开门,抬不抬病人的争执,120与999之间的不兼容,反映出的全是急救的制度和体系问题。这两天我就纳闷,放眼世界了30多年的中国,能把不少东西吸收过来,为什么就没把国外已经应用成熟、经过实践检验的急救体系学习借鉴过来?为什么有的部门和人员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还在钱钱钱的?



他山之石:急救制度和体系完备 都有现成例子

让我来讲几个新闻故事。从中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急救体系是怎样的。先说《北京晚报》的一条消息,说的是一位名叫何小姐的亲历,她老公晕倒后,拨通999急救电话,大约10分钟就有三位救护员推着担架车来到家里。做了基本诊断后,病患被抬上担架床,送往医院,途中急救人员把病情输入电脑,到达医院后再做详细检查,然后住院观察。住了两天医院连急症挂号,一共花费仅200港币。香港的急救服务,是免费的,并且要求12分钟内到达现场。据统计,2014年香港有74.7万次救护服务,运载67.1万伤病者入院,有94.4%的紧急救护能在12分钟内到达现场,并且将伤员载到就近的医院。


另一个新闻是英国的,说一位两岁的刚会说话的男孩,看到母亲突然昏迷,拿起急救电话999,说了句“妈妈倒在地上”。几分钟后,警察破门而入,母亲被送往医院,救了一命。英国的急救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费救助体系,消防、警方、医院连成一体,属于公立医院服务,接到求救电话后8分钟到现场,急救员必须是经过3年大学医学正规培训,还有飞行救护队,直升飞机把急病病人送往最好医院救治,而不是就近医院。


第三个故事是德国的,是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在“海外当医生”的亲历。他说他与同事刚做完一台手术,接到40公里外的急救电话,要求做好心肌梗塞手术准备。不一会儿,直升飞机把患者送来,不需要缴费,也不需要家属签字,先上手术台急救。从接到电话到手术完毕,不到半小时,人命当然保住了。德国有严密的急救制度,是免费的,接到急救电话后7到10分钟到达事发现场,距离医院超过15公里的,要用直升机护送,一个州,就有5架专用直升机,每个医院都有停机坪。

 

我不用再举例子了,急救制度和体系完备的国家与地区,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急救免费,二是警方、消防、医院、交通等各环节通畅,不存在利益关系,也就能最高效地救人生命;三是急救人员的专业技术高,能快速做出判断,该送往什么地方救命。我想如果我们也能借鉴甚至照搬这些做法,张先生和其他需要急救的人,就不会遇到那么多的身体和精神折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应该担负得起救命的费用的。




希望此次极端事例 能触动或改善现有急救体系

当然,我上面列举的几个境外的例子,绝不是说中国的急救体系一无是处,相反,感人的故事也不少。就在张先生的遭遇成为舆论热点后,深圳的李先生看到我们的节目后,千方百计找到我,说深圳的急救就不错。多年前他坐火车,突然生病,生命岌岌可危。到达深圳站后,车站已经把出租车叫到站台上,把他快速送到医院,捡回了一条命。后来他找报社希望表扬车站及出租车司机,报社说“这样的好人好事深圳多了去”。


还有报道说,有位德国老人乘东方航空的飞机去重庆途中,突然发病,有生命危险。机长马上用英文广播,看机上有无医生,结果两位医生站出来急救。飞机降落后,两位中国医生护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救治。


所以说,我们也许不应该从一个极端的案例把国内急救说得那么无效,也许这只是一次事故。让人产生一点点希望的是,谁来抬我下飞机及更恶劣的后续故事发生后,南方航空、首都机场、国家卫计委、北京999急救中心都有所回应,有所反思。最值得赞许的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修改稿时,提出将立法对急救车服务对象进行限定,救护车因收费问题延误救治的,最高可罚五万元。这些都是从急救制度和体系上做文章,很好。问题倒逼改革,现在急救制度出现问题和漏洞,那就需要快改、强改。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急救体系就属于基本的公共服务,但愿能够加速构建和整合。


THE END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请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或者搜索newsreading


本公众号由合胜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2015-11-30 20:52: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e8b230102wq4f.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