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学生们曾经议论起中国人的“面子”文化,一个加拿大白人女生举手说:“什么是面子?” 她不是很明白,大家给她解释,她还是听得稀里糊涂的。笔者心想,对于面子问题,对于为什么要活给别人看,西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圈子中盛传有关“面子”的笑话。
几年前,温哥华有一个中国女士逢人就说她在国内开着高级酒楼,来就餐的客人非富即贵。不料温哥华华人圈说大也不大,世界其实很小,有人去过她开的餐厅吃过饭,说道:“什么高档酒楼呀?连个厕所都没有,上个厕所还要过好几条街。” 后来这个笑话传遍了,那个吹牛的中国女士也销声匿迹了,和所有人都不来往了。
类似案例不少。另一中国女士在国内是工程师,在加拿大十几年也没有过专业工作,但是她逢人就说:“其实我找工作很容易,一递简历就有面试,月薪动辄都六七千、七八千的。只不过为了带孩子,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很多工作。” 笔者的习惯是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但是一旦发现此人有撒谎习惯,那种信任就再也没有了。当初笔者听到此人这番话,还很感动,心想,“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结果,没几个月这个女士的家人说道,其实她一直在发简历,可是都是有去无回,百般遇挫。
笔者也有亲身经历。有一年从温哥华回国,经人介绍,请一对中国夫妇给我看小狗,每天收费30加元。这对夫妇来到家中,向我描述他们不差钱,从事此行业其实就是出于对于小动物的热爱。笔者听了以后甚是觉得遇到了知音,还请他们吃了午饭。之后他们带走小狗宝宝,笔者飞回北京一周。回到温哥华,他们来送小狗,给我打电话说到家门口了,于是我下楼,给了他们240加元(30元乘以8天),让他们清点,他们客气地说:“不用点了。” 然后我就回家了。巧合的是,这十几分钟过程中,我耳机没有拔,他们手机也一直没有挂,所以我走后他二人的对话我全部听到了。只听到我前脚一走,那个男的就说:“快、快、快,快点点钱!” 然后听到噼里啪啦的点钱声。接着就听到那个女的说:“嗯,240元。” 然后那个男的说:“算得够精的,居然一分钱也没有多给!” 然而他二人还说了很多刻薄话,在此不再赘述。当时我差点扭头回来骂他们了,但是又一想,我要是跟这种人计较,那岂不是看低了自己的身价?所以,我之后发微信过去再次表示感谢,还主动提出,如果有沟通误会的地方,我先致歉。我甚至还说,如有额外开支,请给我地址,我再寄去50元的支票。
说来说去,这些人都是好面子而已。有的话,要说,就说实话;要是不便说实话,索性就不要说——这一向是笔者的做事风格。比如上述第一个人没必要逢人就说自己在国内开高档酒楼,温哥华的中国人藏龙卧虎,真有本事的人都很低调,像赵本山在北温哥华买了房子,压根不需要到处宣传。上述第二个人也没必要奔走相告自己找工作多么容易,但是出于母爱毅然决然放弃工作,这种打烂了牙愣往肚子里吞,滋味能好受吗?上述第三人也没必要跟人展示自己对小动物的热爱,对于金钱多么无所谓,因为可以看出来,每天挣个几十加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犹如及时雨一般重要。
当然,对于这些人,我们没必要怪他们爱慕虚荣、人格欠缺或什么的,其实笔者很理解这些人。怪就怪中国那个社会,“恨人有、笑人无”是一种弥漫社会各个角落的风气,所以在那种社会风气下造就了一批因为好面子而满嘴跑火车的人——这些人其实没有赚来别人的高看,而最终落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何苦呢?活着真实点,轻松点,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