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鑫亮
2016超女四川赛区海选时柯以敏的怒喝“不要唱啦,滚吧!”容易让人联想起炒作盛行、流言四起的十年前超女鼎盛时期,我认为柯以敏不是自我炒作也不是节目炒作,超女早已不是以前的超女,从当年的年轻人奔走相告到如今的委身于网络平台,相比于十年前热爱音乐的年轻人除了科班之外只能乖乖去超女排长队报名,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等丰富产品能让他们爆红,想必柯以敏也不会忘了长时间被封杀,所以说她故技重施的边际效益递减,柯以敏这样的言辞更多是一个性情中人快言快语。
权衡利弊之后的柯以敏出来道了歉,“我自己的修养非常的不够,我必须立刻马上大大地改进、改善。与此同时,我非常感谢大家给我的鞭策”,但是柯以敏仍然“下课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将邀请被骂选手再次参加海选。又与十年前贴吧是超女的舆论场不同,现在的网友能更及时、更鲜明的活跃于各大网络社交平台,柯以敏的微博被万箭穿心,柯以敏不可能会无动于衷,她只能选择道歉。
倘若十年前评委席上柯以敏这样的评点只能淹没于更多的评委唾沫星子大海里,压根不会掀起现在这样的风浪,柯以敏的“滚吧”算不上爆粗口,这样的言语影视剧里都能听到,不会被“哔哔”掉。十年前其他评委们有更刻薄、更寡情的评语,那时除了比赛硝烟味更浓一点以外广大观众也没认为有什么。十年音乐节目的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十年前超女时期的野蛮生长,再到一众以好声音为代表的音乐类节目里导师们的“私人定制”,从评委大权在握变成了选手“反选”,导师们要嘴上抹蜜讨好选手,明明赛前就知道选手个人资料要装作选手说出之后的讶异,想尽办法与选手找共同点套近乎,甚至合纵连横“打击”竞争导师只为博选手一笑,大众适应了导师们的低姿态甚至有些谄媚的样子,台上的选手会让他们有代入感,仿佛导师们就像是他家里的仆人满脸堆笑取悦他们,这样的温情脉脉导师不成文评语体系之下,柯以敏的这番言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网友们会认为柯以敏不仅骂了选手,更是“挑衅”了观众。
这就像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往家长总会跟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你就狠狠打他”,而当下的老师们则噤若寒蝉,打是肯定不敢打,这是体罚;骂也要有分寸的骂,否则孩子受不了做了什么担责的依旧是老师,甚至孩子玩耍时受了点皮外伤家长也要怀疑是不是老师打了孩子,有人会有条有理说出柯以敏这番话会对那个选手造成多大的伤害,可那位选手反而出奇的平静,表示柯以敏是站在她评委的立场上要尊重她,没有必要再追究,看来这次声势浩荡的网友“讨伐”纯粹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再说说这位选手的四川赛区,四川话里就有不少所谓的粗口,即使两人用四川话互呛几句也不会伤了交情,相反则是一种趣味,权当把柯以敏的这番话当作一次“入乡随俗”,柯以敏唯一做得不职业的是她没有学会用四川话说。
与其看导师和选手之间互相吹捧,我宁愿看评委与选手剑拔弩张;与其听后期修声过的现场演出,我宁愿听粗糙甚至寒酸的海选清唱;与其远远的隔着屏幕就能闻到导师嘴上抹的蜜香,宁愿评委蜇上不适合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一口蜜蜂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