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日本天天“蒋”【4月2日(星期六)篇】
3月底4月初,是日本新一年度的开始,在飘香的樱花衬托的春暖下,日本中小学新生也将迎来期待已久的入学仪式。之所以说期待,不仅是因为它预示着学生甚至是家长们又一新生活的开始。对于当事者而言,这还是一个热热闹闹大搞“仪式”的季节。
说起来,最具仪式感的当属中小学生们的制服。日式制服在意义上类似于中国的校服,体现得体、正式、整齐划一,但一来在形式上,似乎更为“成人化”,例如男生则西装领带,女生则套装套裙。二来在价格上,可谓“不菲”!日本拥有成熟的学生入学制服市场,也可以定制,但少则3、4万日元,多则7、8万日元,还不乏更高档的商品和品牌。可以说,其开销一点不逊色于成人就职工作购买的工作西装等。更有意思的是,日媒采访显示,绝大多数父母表示,这笔费用着实让家里的记账本痛了一次,但这是孩子人生大事,咬牙也叫坚持。更有甚者,调查显示,为体面地送孩子入学,竟有很多家长不惜借钱购买好的学生制服。
有人不禁会问,对于入学,孩子是一种期盼,家长是一种期待,其“履新”的心情可以理解,必要的物质准备自然不可或缺。然而,花大钱就为了这一次性的入学仪式么?至于吗?你还别说,对于日本人而言,还真至于!
虽然入学只是日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但其存在感并不亚于其他。更为重要的是,之所以全国上下均要大张旗鼓地“兴办”入学仪式,与日本人向来无法割舍的仪式感密不可分。
第一,入学式是培养孩子社会仪式感的重要课程。日本作为一个相对发展完善、成熟的现代社会,其标志之一就是各行各业的仪式感十足,这充分体现在服装上。无论是政客、公务员和公司白领,还是电车、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甚至包括工地建筑工、垃圾回收工等等较为少见的工作群体,都有着严格和统一的职业装要求。这不仅是业务规范的需要,更是日本树立行业意识、集团意识的有效方式。对于初入校门的学生,身穿得体正式的制服,正是上述意识培养的“第一站”,有着超越“人靠衣装马靠鞍”的积极意义。
第二,制服制度有助于向孩子释放接受“约束性”教育的信号。日本社会崇尚“内敛”,以维护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然而,这并非日本人天生,更多则依赖于后天养成型教育。学校是重要的约束性教育场所,在父母爱护和家族包容下的孩子,当入学时,制服的强化使用,可以及时树立孩子即将融入有规矩、有纪律、有集团性的意识,进行自我调整。
可以说,为了新生入学制服,日本人“兴师动众”,即便囊中羞涩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其背后更多的是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理念在推动。然而,学生制服的深层次意义并不能遮住它现实的某些“丑”,因买不起制服而拒绝参加入学仪式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意义大于内容的制服,也酿造了这种现实的不平,对一些贫困家庭造成尴尬和压力。似乎,制服的是与非,不能一概而论。
2016-04-03 17: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