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 奥巴马上台之初,誓言要将外交政策转为向东看。如今,他即将卸任,美国在东方的存在却是衰气侧漏。”英国《观察家报》9月26日刊出专栏作家西蒙•蒂斯代尔的文章“奥巴马的再平衡亚洲战略失败了,中国正在胜出”。“冰镇热点”将此文作为【外眼看中美】系列第二篇,敬请冰棍们猛戳。
台湾误判 自食其果
NEWS
﹀
﹀
﹀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宝座还没坐热,蔡英文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520上任之时,超高支持率让她春风满面、踌躇满志。然而,“百日大考”即现“死亡交叉”,支持率重挫25%。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没有处理好两岸关系。
蔡英文和在台立法机构席次过半的民进党有“台独”倾向,无法得到大陆的信任。两岸官方和非官方对话机制因此停摆,就连紧急热线都掐断了。
如果说两岸关系不佳让蔡英文心绞痛的话,台湾从业者承受的就是彻骨之痛。相比马英九执政时期每年有几百万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让岛内旅游业者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的台湾景点是门可罗雀。除了旅游业,两岸投资和贸易也受到了冲击。
蔡英文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台湾民众想从紧密的两岸经济关系中获利,另一方面,某些台湾人越来越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这当然让北京方面很生气。习近平放话说,统一不能无限期拖延。中国大陆的军队建设速度很快,强硬派还建议北京对台诉诸武力……台湾人心理很矛盾。
华盛顿更加手足无措
NEWS
﹀
﹀
﹀
面对强大且自信的中国大陆,如何既合作共赢又不牺牲或者放弃台湾利益,这是摆在蔡英文当局面前的难题。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也有类似的忧虑。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到越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无不面临这样的困惑。但是这些国家的应对之策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还大相径庭。
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华盛顿更加手足无措。近年来,美国通过贸易和增加地区军事存在极力加强与亚洲盟国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再平衡或者重返亚太,力图遏制中国。但分析家认为,重返亚太并不奏效。被叙利亚和移民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欧洲国家,认为亚太局势离它们太遥远了。只能说,他们的眼光太短浅了。因为如果奥巴马和之后的继任者们对华政策出现失误,后果将波及全球,威胁到所有国家的安全与繁荣。
美国同样失信于日本
NEWS
﹀
﹀
﹀
奥巴马对华政策严重失误。他倡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却把中国关在门外,简直是大错特错。
日本首相安倍上周称,TPP是未来美国影响力的关键“支柱”。“TPP的成败将决定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走向,并(塑造)亚太战略环境。”
明哲保身的奥巴马再次失信于日本。安倍上述表态说明日本政府对奥巴马政府有了警觉。奥巴马提出的TPP肯定不会被美国国会通过。两位最有希望当选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也都反对TPP。
华盛顿眼巴巴望着中国在南海建设岛礁而阻止无效,更是重返亚太战略失败的明证。不久以后日本海自就要加入美国的“自由航行”计划,此举是否见效尚未可知,直接军事对抗的风险倒是大大增加了。
美国盟友自找后路
NEWS
﹀
﹀
﹀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一名分析家臆测,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举动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中国在南沙群岛上的建设和“与日本在钓鱼岛上的较量,最终目的是要在心理上和实际上孤立台湾,为武力统一中国准备作战空间”。
眼看美国自顾不暇,美国盟友不得不自己找后路。上周有人曝料,台湾军方正在太平岛上加强防御工事。
更具戏剧性的是,一向特立独行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周改弦更张,宣布停止与美国的海上合作。他说,中国是比美国更强的合作伙伴。杜特尔特的外交转向宣泄了他对美国指责菲律宾侵犯人权的不满,他认为美国应该进行深刻的战略反思。他的话倒是让中国欢欣鼓舞。
北京策略释放正能量
NEWS
﹀
﹀
﹀
受到北京提出的分而治之策略的鼓舞,区域内其他国家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变得慎重起来。越南总理阮春福上周会见习近平时,态度谦和地表示,“通过友好协商的海上合作”是推进两国关系的最佳途径。不过背地里,河内正加速军力建设、巩固与印度的同盟关系……要是以后跟中国翻脸了,它还留了一手。
同样的外交对冲策略本月在老挝上演,东盟峰会故意闭口不提南海仲裁案。不重视淡化对美关系的分歧,对美国的领导力也明显缺乏信心,正好成全了对华关系的转圜。
美国的对华困境远远超出南海议题的范围。2009年奥巴马口口声声说要把核裁军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但面对朝鲜一次又一次的核试验,奥巴马只能黯然神伤。本月初,平壤史上威力最大的核试验给了奥巴马一记响亮的耳光。唯一对朝鲜有影响力的中国在联合国制裁朝鲜决议案中投了赞成票。不过中国一直拒绝改变对朝制裁的具体措施,比如拒绝切断燃油供应。另外,北京声称,如果一些国家“单边”制裁朝鲜,中国会进行抵制。
奥巴马的外交无能让日本等国更加质疑美国安全伞的可靠性。日本的民族主义者鼓吹东京要拥有真正的军队,甚至部署自己的核武器。但路人皆知,日本的头号目标不是朝鲜,而是中国。
中国GDP将超美国三分之一
NEWS
﹀
﹀
﹀
习近平不爱挑事。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规划了一幅从亚洲到中东和非洲扩大贸易、促进商业、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的蓝图。在亚投行等新机构的支持下,中国在中西亚进行了大规模的丝路投资,涵盖石油、天然气管道、高速铁路以及港口。“一带一路”倡议的附产品是加强了相关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依存。邓小平说致富光荣。习近平可以加一句,财富就是实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格局
对此,西方新自由主义者持乐观态度,认为基于市场的经济交往能与对手达成双赢。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并不妨碍其他国家。
中国的机会来了。卡尔·艾肯柏利在《美国利益》双月刊杂志撰文指,“自上世纪80年来以来,中国的经济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艾肯柏利说,“1980年,中国的GDP总量是世界第七……到2014年,翻了30倍,达到9万亿美元。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中国的军费开支,1990年只有不到100亿美元,2014年已经超过1294亿美元,只比美国少”。按照这个趋势,2035年,中国的GDP将比美国还多三分之一。
中美冲突并非不可避免
NEWS
﹀
﹀
﹀
而不那么乐观的分析家认为,平衡性逐渐丧失、潜在导火线暗藏南海、台湾问题始终萦绕……未来中美军事冲突在所难免。五角大楼已经将中国列为“威胁”之一。
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载,公元前五世纪,古代希腊的两个城邦,一个是既有霸主斯巴达,另一个是崛起的雅典,这两个城邦爆发了不可避免的战争。借古喻今,美国是守成大国,而中国被假定为傲慢的篡位者。
中美间的公开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一旦中美军事摊牌,到底谁会“赢”?对这个假设,兰德公司进行了详细推演。其结论是: 两败俱伤。不过,该研究指出,如果战争不可避免,美国要先下手为强,否则等到中国更加强盛、美国国事衰微,就回天乏力了。
民族主义分别在中美两国兴起,中国不甘受到遏制,美国也不愿退居老二。它们前进的轨道不是两条平行线,究竟哪一方或者什么能避免撞车?
冰镇热点
观大千世界 唯我冷观热评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号:newsreading
2016-10-02 0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