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许嘉璐:阳明心学之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Saturday, October 15, 2016 17: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许嘉璐先生做主旨演讲。现场的我被深深震撼了。受震撼主要有三个点:


1、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今天何其像!


缺少了正视现实、引导社会寻找出路的理论和思想,任由龌龊腐朽流畅,于是社会上就充斥着王阳明所描述的这样的情景:“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揜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


许嘉璐先生痛彻心扉的目光,一脸肃然的表情,慈性的声音,把一个行者的慈悲和真诚都自然溢出来了。当我听到这个地方,痛彻心扉与敬意和共振油然而生。


2、当一个人没有私心了,他的后天意识放空了,活泼泼的真就出来了,心里就只有良知了!


当财富、权力、名生等后天意识放空了,他就像一个孩子,分分钟可以感知新的变化,分分钟会说“我错了!”一个“我错了”,就是一次超越!他的心空灵了,他就只有真了,就可以与天地万物同频共振,就可以连接到活泼泼的宇宙能量场。


3、台湾来信说穿了实相:心里清楚做坏事!


“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就是不用教你,你心里本来就有的知善知恶,所有人在做错事时,心里都是清楚的。”


——放下后天意识,先天本心就会升起,那是与万物一体的良知,那是先天的道德真源,那是世界观的装备,那里充盈着道德真源直觉判断。可是,强大的后天利得心,却遮盖住了那个道德真源!感恩许嘉璐先生敲醒了我!


——确实,王阳明当年面对那么恶劣的环境,面对一次次灭顶之灾,他没有抱怨,只有担当!他立志向世间的苦处行,要解决掉人民最深切的痛!


——今天最需要的是担当和立志。我们要把“致良知”植入现代移动互联时空,在做人做事的每一个当下,照镜子,观自己,往返求!首先敲醒自己!醒觉自己的原力,然后再用“愚夫愚妇”都懂的语言,去敲醒世人!


——王育琨记



原文|许嘉璐:阳明心学之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许嘉璐

来源:中国文化院 嘉言天下


编者按:全文为许嘉璐先生于10月15日在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欲考察和认识王阳明思想(亦即阳明心学)的意义,就需要把它放到阳明所生活的那段时间的社会背景中,以及我们这些后来观察、研究、体悟和弘扬其思想者身处的环境中去思考。虽然任何关于过往的叙事无论是即时的记录,还是事后的寻踪,都不可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景象,即使是自己所身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叙述得全面而精确。但是,考察一个学术的首创者和践履者尤其应该如此。





        众所共知,明朝中叶可以说是有明一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期。史家所说的“仁宣之治”,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弥漫着朝野越来越严重的奢侈浮华、享乐荒淫、贪污腐化之风;帝不问政,宦官专权,奸佞当道,鱼肉百姓,社会矛盾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学术思想领域,程朱理学既为“官学”,八股取士,习之者目的在于登科、被选用,青年王阳明也曾经走过这条路。士子唯程朱传注、语录是闻,不能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一言以蔽之,“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王阳明《与黄诚甫》)缺少了正视现实、引导社会寻找出路的理论和思想,任由龌龊腐朽流畅,于是社会上就充斥着王阳明所描述的这样的情景:“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揜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传习录》下)


英宗末年发生“土木堡之变”,进一步加剧了朝野的危机。王阳明出生于成化、弘治年之间,目睹了大明帝国情事每下愈况,朝野信仰空白,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他归结出“人心陷溺已久”的结论,人文亟需振扬孔、孟之学;而欲振扬孔、孟之学,则必须走出程朱之学的域囿,更须摆脱后期理学僵化支离琐屑的牢笼,改变“日偷”之士风,召唤读书人不要再“茫茫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道痛痒”,而应该通过“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反省、“致良知”功夫,“立个必为圣人之心,”为社会趟出一条适合时代、能够拯救人心于污浊,从而使天下达至太平的新路。




   

    明代中叶出现王阳明这样一位思想伟人,可以说是带有必然性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几乎每到一个需要选择道路的时候,都会于千万人中涌现出一批智者,超越现实,超越自身,为民族着想,为世界寻求社会和人生的真理和真谛。宋之张载、周敦颐、程氏伯仲、朱熹、陆九渊等大家,已经在继承孔、孟、子思一派思想成果,总结了晚唐、五代的绝伦荒谬、无耻肮脏的教训,在不断的争议声中,疑古创新,格物致知,于是就有了彪炳千年的理学。及至历史走到15世纪中叶,中国又陷进了贪欲遮蔽良心、兽性超过人性的泥坑。因而陈献章(白沙)、湛若水等前辈和时贤多有抛弃科场,转入张大儒学传统者。他们的传承、积累和探索,终于造就了伟大的王阳明!






        历史的轨迹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的;人类的思想史同样如此。人类进入到21世纪,当今中国又面临着道路“选择”的拷问:是振兴中华,还是任由中华沦陷?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扔进垃圾堆,还是拭去蒙于其上的历史尘埃,使之重见天日?我们对古圣贤的教诲和警示,是亦步亦趋?还是依照我们“临在”的情况,以创新思维推动中华文化顺利地通过历史发展的门槛,转上更高的层面?


中华民族所有的智者,所有心存良能、良知的人们,早已感到民族危机之所在,有的人在一段时间里甚至出现了悲观的情绪,世态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就要随时准备重演五代、南宋、清末的历史闹剧和悲剧了。危机在前,中华民族不会懵然不晓,因为民族的良知和智慧已经化为亿万人民的文化基因。整个民族都在思考如何选择明天的路径和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阳明心学,就是要大声疾呼:必须大力加强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和普及,这并不仅是学术界的职责,也是所有干部、教师、传播媒体应该承担起来的天职。






        我们可以或应该从阳明及其心学中汲取什么精华?对其思想的核心,似乎各界有着明显的共识,这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所谓“良知”,即孟子所说的人“所不虑而知者”。大家都知道,所谓“致良知”的“致”,在古代汉语中是“使之至”的意思。阳明用一“致”字,意思是良知本在人心,“本心之明,皎如白日。”随时都可能大放光明,也可能被物质所遮蔽,要拒绝做恶人的可能,要走做好人的大路,就需使深存于自己心底的良知走出来。所以他说:“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传习录》)“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便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传习录》)


        说到这里,请允许我说前天的一件小事。今天“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开幕,媒体12日已经报道,次日我收到一位台湾老友的夫人发来的微信,说:“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就是不用教你,你心里本来就有的知善知恶,所有人在做错事时,心里都是清楚的。”


同时一位台湾的年轻朋友也发来微信,说:“请问爷爷,如果有些人连最基本的知善知恶的能力都丧失了,那阳明心学对这样的人还适用吗?现在好多坏人,最可怕的就是不知他自己错在哪里,坚信自己是对的信念,而一直做下去。”


恕我事先没有征得来信朋友的同意就在这里公之于众了——好在我隐去了他们的其他信息。这两封信给我以启发,在王阳明身后500多年,他的信念、学说仍然活在人们心里。这将给予我们信心,王阳明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属于活泼泼的现在。






        王阳明把良知由对个体自身推广到无边无际的空间。所以他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传习录》)显然,在阳明的头脑里有着孔子、孟子、张载、陆九渊等人的胸怀气象和精神遗产,但是,像上面所引的这几句,何等明快,何等直接!似乎就是阳明在对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进行他当代的解说。






       王阳明是中国儒学的集大成者。这里所说的“集”和“大成”,并非像《十三经注疏》、《(正、续)皇清经解》或“三通”那一类集成之作,而是他抓住了中国儒学的精神核心并予以升华,他以明代的日常语言对儒学种种“关节”,下至“愚夫愚妇”的精神生活,上至形而上论述,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如此,非集大成而何!






        从另一个方面看,王阳明倡“致良知”、“知行合一”,而其跌宕多难的一生,不停追求真理的一生,就是践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古今楷模。且不言其为人攻讦、谗陷,即使率兵平叛息乱屡建奇功,也没能绕过被人诬毁一节,也不必言其险些死于奸臣之手,以及贬谪龙场所吃的苦头,单看他贬谪龙场前后,思想学术各经三次演变(依《明儒学案》),这些自我变革,每一次都是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何苦如此?这是因为他对追求真理的执着,而这种执着没有一丝一毫自利的影子。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品格。不但如此,他在学生和友人面前从来不掩盖昨日之我的缺陷,反而常常以认错的口吻旧事重提。试问,在中国文化史上,若非大家,谁能如此?仅就这一点已经足以引起我辈的深思。





     

  此外,他兼承多家,尤以陆九渊为继孔孟之后第一人,而对朱熹、程颐多有批评。但是他说:“吾于象山之学有同者,非是苟同;其异者,自不能揜其为异也。吾于晦庵之论有异者,非是求异;其同者,自不害其为同也。”这是他以自己的良知和履践作为衡量诸人所以为的真理的标准,活脱脱的一位“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典型。这与正在增长学阀踪影的今天,不是很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吗?


       王阳明作为一代大儒,纵观自古以来儒家与非儒的争论,一直采取是则是,非则非的态度。例如他对杨朱、墨翟,佛家、道家以及儒门中主张性恶的荀卿,都没有彻底否定的言辞,反而多次指出众家中可取之处。他甚至借用佛经词语以达己意。这又是何等胸怀!






        至于王阳明一贯提倡讲学时语言要简约明白,要“愚夫愚妇”都能一听就懂,懂则记牢,而且他身体力行,作为一个学者尤为难得,更值得当今儒学界同仁仿效之。


        以上所述当然不能穷尽阳明心学的意义和在今天的价值,抛砖引玉,期待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期阳明心学的研究日益深化,尽快地普及到儿童、少年、青年、老人的心里。我们正在全力促进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法制完善、军事过硬,其背后都需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而先进的文化,说穿了就是民族的古老智慧和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以此来衡量,中华民族恐怕是民族之林中最当之无愧、最有资格创造这一世界急需的先进文化的民族之一。让我们努力!


       谢谢大家!

弘扬华夏文化  和谐世界文明

敬请关注:jiayantianxia




 

2016-10-15 17:13: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bb690102x2qz.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