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你必须装的很有文化,你必须装,你必须小心翼翼,你必须收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一套,你必须试探着才敢说一点带有批判性的观点,你必须柔软,你必须像个小学生——因为他是李安。
李安不是靠强权或者放炮来获取这一切,他轻声细语,他娓娓道来,他像个初入门的菜鸟一般谈自己的心得,他坚韧踏实的做着电影艺术和技术上的不懈探索,又那么谦卑的塑造并呈现自己的影像,拍出一部部令人无法忽视的电影——这就是李安。
我当然不敢说我能理解李安——他是李安诶,现在我还能想起来2016年的上海电影节,安叔一开讲,整个上海都消停了,安安静静的听安叔讲拍电影的道理——所谓道理,无非常识,但在我们这,就是很珍贵的“道理”。
比利·林恩其实就是比利·李安,安叔的儿子很可爱,但在比利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还是李安自己。从“漫长的中场休息”到“中场战事”,中译名的变化折射出人物遭受的看似平淡实则诡谲的“最漫长一天”(如果硬译这个词组,在英文语汇中则标指诺曼底登陆日)。
比利参加了美国春晚“超级碗”,热闹非凡(请原谅我想起曾参加1987年春晚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徐良),但他内心的遭遇、战场创伤却时不时的涌上心头,有时(他和他的战友)还有PTSD式的战后应激心理反应;当然,比利也收获了爱情——或者一夜情,或者这两者根本没有区别——还掺杂着他与家人特别是姐姐的亲情纠结。
多简单的故事,我确实认为“简单”,比利不像少年派,不像牛仔杰克,也不像李慕白,比利简单到像一部“电视电影”。诚如原名,这部电影或许也是李安一次“漫长的中场休息”,我个人也偏爱《少年派》远超《比利·林恩》,他更像《制造伍德斯托克》,有点像大卫·林奇的《斯特雷特故事》,是某种大导演的“中场休息”。
名为“休息”,实则还是“战事”,或许打完这场之后再去鏖战《拳王阿里》。比利骨子里还是“父亲三部曲”的延续,还是大导演一直以来的创作母题。比利的父亲在叙事中基本缺席,但“老班长”的谆谆教导和心灵关爱成为比利最重要的“父亲”形象来源,这位“老班长”甚至像极了早年国产革命电影中的“政委”,一个在战场和人生中同时指引着比利的“父亲”。
然后插一句,用《比利·林恩》来批判国内的“IP热”也不完全正确,本片原著拿过美国国家书评人奖,BBC也给了“世纪Top 12”的荣誉,也算是一次IP转换的成功运作——之前的《断背山》拿过欧·亨利短篇奖,《少年派》更是拿过布克奖的畅销书,所以李安并不排斥IP,还是看你用的好不好。
我相信李安在美军的中东战事中不持立场(或是人道主义的反战?),在我看来,《比利·林恩》只是化身为比利·李安,用一种饱含人道主义的目光逡巡而过,看着年轻人,看着孩子们,简单,但是温暖。
比利的战场生涯刻骨铭心,比利的超级碗之旅令人心寒(这也说明美军很善于利用大众宣传工具进行政治舆论战),但他收获了一位辣妹的心和肉体,他跟姐姐间依旧牵着割扯不断的亲情之线。
所以,那场要人命的战争,只是在给比利的人生和家庭生活做注脚,不论你经历过什么,不论你失去过什么,不论你曾经怎样的备受煎熬,你还会回来,有一种极为强大的“原力”始终贯穿。就像在南太平洋上漂流的派,就像在断背山下生离死别的杰克,就像从战场匆匆归来征尘未洗又要赶赴前线的比利。
那是一种强大到莫名的力量,我觉得柔和的李安总能恰到好处的传递出这种力量,无可名状,无可匹敌。
最后,他们告诉我这是120帧的,我觉得这是最无关紧要的要素了,我是来看电影的,我不数帧。
2016-11-12 00: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