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有朋友谈及国内学术简历注水问题,问及笔者意见。笔者就这些年加拿大和美国的经验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学术简历注水虽然不是学术造假,但是也属于学术不诚实的现象(academic dishonesty),在欧美学术界是严重受到谴责和排斥的。但是也不能说欧美学术界就没有人注水,笔者遇到过,但是这种人是极少数,不是多数;主流学术界还是比较诚实的,更何况现在互联网搜索功能如此发达,人人都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给学术造假或注水的人机会就更少了。
什么是学术简历注水呢?根据十年来加拿大和美国的经历,笔者简单概括以下几个现象——
第一,把非学术的发表作品算作学术成果,属于注水现象。大概来说,创作性质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故事和译作,都不算是学术成果,而应该算是创作或再创作的成果。教材也不算是学术成果。书评、影评可以算学术成果,但不是盲审的,也没有参考文献,所以份量差一些。这些作品可以列在简历里,但是要注明它们不是盲审的结果。
第二,把没有经过盲审就发表的学术作品和经过盲审而发表的学术作品混在一起,属于注水现象。严格来说,只有盲审过的作品可以算学术成果,未经盲审但也发表的学术论文份量不够,如果你非要在简历中列出,可以单列一栏,叫“未经盲审而发表的学术论文”。笔者经历过加拿大联邦政府基金会筛选选手简历,他们就要求在发表的论文前用“R”这个字母注明凡是经过盲审的发表作品,这也就是说他们要着重看你的简历中有多少个“R”这个字母。
第三,把正在写的论文,或刚刚投稿的论文列在简历里也算是一种注水现象。严格来说,尚未出版的作品,只有已经进印厂了(in press/forthcoming),或者已经被编辑接收了(accepted),或者被编辑接收但要求进一步修订的(accepted on condition of revision),可以列在学术简历中。刚投了稿还不知是否能通过盲审就列在简历中,属于注水。笔者见到过加拿大一老外的学术简历,24篇学术成果居然绝大部分都是“work in progress”(正在写作)、“submitted”(刚投稿)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和加拿大并没有太多有关何等期刊更有权威的说法,笔者从未经历过。因为大学太多,期刊太多,很难分出个三六九等。严格来说,欧美正规期刊份量都差不多。而且,还要看你从事的是哪个领域,因为每个领域都有一个期刊排名,比如亚洲学,记得是夏威夷大学的《亚洲学期刊》排名比较靠前,属于该领域的核心期刊。
关于盲审问题,笔者凭这些年经验,感觉是有利有弊,但是利远大于弊。利在于因为是盲审,作者看不到审稿人的姓名和身份,所以三个审稿人多半是挑刺和批评的态度,可以畅所欲言。弊在于因为是盲审,所以有的审稿人可以胡说八道,甚至带有刻板印象。比如有一次笔者投稿时忘记在手稿中去掉自己的姓名,有一华人审稿人一看见笔者的中国汉语拼音姓氏,便想当然地评论道:“这是一个母语非英语的人写的论文,需要有人将此文稿给予润色。” 但是,又有一次笔者投稿中丝毫没有透露自己姓名,有一美国审稿人在审核意见中竟然评论道:“文笔很好,用词到位,语法准确”等等。这说明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会影响一个审稿人的意见。还有一次,笔者的手稿中透露了刚刚获得博士学位,于是就有一审稿人写道:“作者刚刚获得博士学位,说明他[在学术出版上]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这也是一种偏见,因为这种人以为凡是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是学术上还比较青涩的初出茅庐的学者。就此笔者跟纽约的这个编辑投诉了,编辑很是一个明白人,回邮件道:“没错,我太明白了,我就是这样,我在出版界工作很多年了,最近才回到大学重读博士,完成一个夙愿。我和你一个情况,难道我们都是初出茅庐的学者不成?”
所以,有鉴于此,盲审就应该彻彻底底盲审,不要透露姓名、性别、年龄、种族、学历、宗教、国籍等等容易影响人意见的外在“身份”标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公正和客观。这也就是为什么欧美学术界为何如此看重盲审。而且,好的稿子最终还是好的稿子,不会被淹没的。比如说作者的文章,喜欢的人还是绝大多数,这就说明一个人的意见可能有偏颇,但是一堆人的盲审意见就基本上是事实的真实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