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9月29日周四上午9时,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和往常一样,有着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称的张金哲院士准时出现在6层1号诊室,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出诊。这次的门诊,照例只有一位小病人。
1.5个小时门诊只看一名患儿
这位5岁的小患者常常腹痛,此次腹痛又发作了,父母特意挂了张院士的号。96岁高龄的张院士,尽管行走需要人搀扶,但当患者进门时,他依然习惯性地起身相迎,满脸笑容地和孩子家长打招呼:“您好,请坐,孩子哪里不舒服?”这个习惯,他从医60多年,也坚持了60多年。他还在白大褂的胸口处,用黑色的笔写下了大大的“外科张金哲”几个字。接下来,家长诉说病情。张院士下意识地向患儿方向凑了凑,“听力不行了,不用这个听不见。”张院士说,助听器和放大镜,是他现在出诊必带的新物件。过去,老院士还有两个老物件,小耳镜和小纸条。耳镜是检查用的器械,到了张院士手中变成了魔术道具。面对哭闹的孩子,一场魔术下来,准能哄不哭了。纸条上是各种常见病知识,门诊来不及说就递一张给家长,回去随时能看。
一个人的门诊,问诊、检查、看片子、写病历,通常一看就是一个半小时。“很多病人是在外面看了一圈才到我这里来的,我不能给病人留下疑问,都得解释清楚了才行。”老院士的门诊,从疾病诊断到发病原因,从病情演进到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乃至家长对待孩子和病情的态度与心理,都会详细探讨。“老人家权威啊,说的又特别细,我们心里一下踏实多了!”门诊结束,听说腹痛并无大碍,孩子的父母喜上眉梢,掏出手机,要和张院士合影。
门诊是医生向病人学习的地方
10时30分,张院士再一次起身,送走了病人。随后,张院士翻开已经磨边的笔记本,在新的一行记下当日门诊日期、患者姓名和疾病名称。这个习惯也坚持了好多年。常常有人不解,问张院士:“您都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坚持出门诊?”张院士回答:“长寿在于工作,如果不工作,长寿有什么意义?医生,做的是服务于人民的工作,就必须接触人民。一个医生,可以其他什么都不会,但一定要会看门诊!” 他认为,门诊看病,有时可能只有三五分钟,却是一门大学问。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尽管错不在医生和患者,矛盾却在医患之间爆发。谁该先伸出友爱之手?一些医生连自己的名字都害怕告诉患者,哪里有交朋友的诚意。病人把性命交给了医生,还不愿和医生交朋友吗? “先交朋友,后做手术”,这是张金哲的门诊哲学。在他看来,接诊的诸多问题,首先是意识出了差错。以儿科为例,孩子生病最怕打针,看见白大褂就哭。医生呢,觉得良药苦口,打针哪有不疼的,手术更疼,因此,认为病人应该忍耐,操作也是速战速决,草草了事,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为什么?因为在生物医学模式观念里,孩子跟小鸡、小兔是一样的,可以“任人摆布”。如何扭转?张院士认为,目前还没有通行的有效措施,但他相信,只要意识转变,一定能有解决的办法。
尽管已近期颐之年,张金哲院士却坚持看门诊,笑脸相迎,起身相送,在细微的实践中不断思考着接诊这个最浅显也最基本的学问。他说,每一次门诊都不一样,怎样能解决病人的问题,这也是医生向病人学习的地方。
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一位96岁的老人,依然念念不忘向病人学习,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16-10-10 00:39:07